一本講述擁有亞斯柏格症孩子的家庭,在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雅各遭受謀殺案的指控,倚著母親艾瑪寫在浴室裡鏡子上的幾條家規,
經歷一場風雨。
我對亞斯伯格症並不陌生,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我就有所認識,見過隔壁班同學,親戚裡也有,就是因為對這樣的名字如此熟悉,
又是Judi Picoult的作品,讓我情不自禁借來一讀。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通常很聰明,擁有有絕頂的記憶力,但是他們在社交方面有
令人無法理解的障礙,只能夠把對方的一句話背下來,但是卻從來不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意義,無法正確地理解別人行為或語言中的
想法。書中有個有趣的描述,就是如果你問雅各誰是你的朋友,他的口袋名單裡可能有很多,但是如果你問他們誰是你的朋友?他們
的口袋名單裡卻不會有雅各。
書中裡母親艾瑪因為生下了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雅各,丈夫因為無法接受與這樣孩子相處而選擇離開,在艾瑪的回想裡,她覺得她能
在丈夫的身上看見雅各的影子,從雅各的身上看見丈夫的影子,只是嚴重性的差別,書裡的描述讓我覺得亞斯伯格症是醫生專業的主
觀判定,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活在自己內心世界的時候,不懂別人生氣的時刻,是情侶世界中的呆驢,聊起天仍是固定執著在自己想
讓別人聽懂的故事,聆聽說話也只是自己演講的暫停時間。艾瑪生下雅各,就註定奉上所有的愛,有氣餒的時刻,瀕臨崩潰的時刻,
忍受哭鬧安撫兒子的時刻,摟起別人眼裡所謂的怪異、怪誕,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去了解了自己的孩子,了解他的思考模式,比如說,
別人跟他說滾開,他不要滾開因為有樓梯它不能夠滾的邏輯,就是這樣很簡單單純的理解世界,每次每次的經驗,知道了自己的孩子
和別人不同,很大的不同,每次的投入都讓艾瑪更愛自己的孩子。
艾瑪內心也因為自己孩子雅各受到殺人犯的指控而矛盾,是因為懷疑這可能成真嗎?自己的孩子因為一時的生氣而種下殺手?並非
如此,艾瑪始終相信雅各。即使知道雅各身上的不同,艾瑪始終希望雅各能上正常的班級,受正常的教育,希望雅各能適應學校生活、
社會對他的異樣眼光,而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,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,即使像我們這些正常人,仍需要努力的讓自己在團體中有價
值,然而對於亞斯伯格症的孩童以及他的家人,更是有著萬丈高山的困難,來消除自己與他人的差異。然而面對檢察官殺人犯的指控,
卻是必須利用承認亞斯伯格正有著與其他人的怪異行徑,來減輕尚未知道是否成立的刑責。差異在法庭可得到特別待遇,但在現實社會
中卻有深谷般地隔閡。
此書描述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內心,是他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模式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模式,無論是否有被診斷為所謂的
亞斯柏格症,我想父母最重要的是去擁抱他們的不同不是,當擁抱和陪伴過後,就會像知道案件最後的真相一樣,感到驚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