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我想我會多著墨我在這所學校服務十三天的日子,寫下我的感受與想法。
從機場下機後,由校方人員帶領,我們一行人坐上校車來到列城旁的小學Jamyang School,身披"哈達"緩緩走向
小孩子迎接我們的歡迎隊伍,我拿起攝影機,拍下他們青春的臉龐與微笑,他們不斷向我說"Jullay",這是您好、謝
謝、和再見的意思,這是我還在台灣就知道得拉達克語,也是我們的志工團團名"Jullay"。我看見他們的微笑,我知道
他們很開心我們的到來,這是即將開始得十三天彼此認識的日子,與這群孩子第一次見面,就只是覺得有點親切,很
開心。
我在這裡我不斷看見的是"互相幫助",我記得有一個小朋友腳部扭傷,需要撐拐杖才能行走,時不時在我去觀察
他們一日的生活時,經常就看到一個人扶持另一個人的身影。也因為校方人力資源不足,照顧孩子的並不是他們的
父母,而是在學校的褓母,總共也才四位,很多時候看到的就會是高年級的帶著低年級的,也可以說照顧,這是學
校的應變方式,許多小大人。比如說在早晨的時候,高年級會帶著其他小朋友在籃球場做早操,然後暖身跑步,讓
一天可以充滿活力。也會在早晨和晚上唱誦經文,通常會有一個小朋友在最前面帶著大家一起。晚上有一次想說觀
察他們在晚上所做的事情,發現會有晚自習的習慣,也看到高年級的孩子再帶其他孩子,也許是維持秩序之類的。
早晨在換洗的時候,很常可以看到高年級的女孩幫年紀較小的女孩綁起頭髮,這就是他們的生活"互相幫助"。
每天早上的晨操,都是由高年級的孩子直接帶著做
早上的誦經,這是這所學校成立的其中一個理念,保持這裡的傳統文化,所以孩子們必須誦經,也是有高年級孩子
帶著,褓母偶會出現管秩序,不過,比需要說的是他們很聽話。
就在宿舍外面的石子灘上坐下來,藉著早晨的陽光溫習功課,沒有人會聊天,每個孩子都珍惜可以念書的機會,
很認真的讀書,也許他們很了解這是很珍貴的,他們能待在這裡受教育就是很幸運的一群。
在下午教學大樓的中庭,他們也會念書寫作業,一樣很認真。
很多事情孩子都是自己來,大家"互相幫忙",喝完奶茶一起洗杯子,一起去拿洗好的衣服然後曬。
來到這邊的孩子,有些是會回家,但大不分的孩子都是住在學校裡的宿舍,會評選為這裡的孩子,是以下面四項做考量
(a)孤兒且無人接濟或依靠
(b)單親家庭但無力扶養
(c)非婚生子女
(d)家境貧困的孩童
面對這樣的生活處境,和生長在台灣的孩子是大相逕庭的,他們沒有太多的家庭概念,所以和他們相處起來,不管是
學校裡的老師、這些小孩,其實我們心裡經常會感受到更多的溫暖,我們這些陌生人感覺很容易變成他們重要的朋友,
他們很容易地分享自己,我們就加入他們的生活。台灣則有一個家庭觀,有時會覺得我們愛會很容易有等差,遇到陌生
的人會以緩慢的速度認識,無形的小圈圈是經常感覺得到的。在去列城城裡,學校教職員好像認識城裡所有的人,無論
是我們去買客什米爾的圍巾還是洗相片的照相館,進去總能夠套上幾句拉達克語,看似交情匪淺。有時會想似乎是因為
宗教凝結了他們的生活,對於達賴喇嘛的信仰,他們有更深的連結,而部分代替了家庭這樣的關係,所以他們可以與朋
友、陌生的人有更深的關係與信任。
這是我在他們電腦教室看到的信仰標語,果然理性中需要有人文的氣息,是很美的哲理
,在生活中也有實用性,以他們來說這是必須不斷的修練自己的心,才能夠達到,經常聽
到職員跟我說他們在修練自己的心,這是他們要學習的一塊,也是人生的部分。我想無論
信仰與否我們必須把這樣美好的美德放在心裡努力做。
再來是體檢的故事:
我們志工團在體檢工作扮演輔助台大醫院的工作,很幸運地,我被安排在看診門口進行流量控管,我聽見每個小朋
友的身體概況,我才了解到他們生存真的不容易,每次嘻皮笑臉地在校園奔跑,胡亂丟球然後再衝去撿,站在這看他
們檢查,才知道他們有很多還未好需觀察的傷口,很多有發燒的疑慮,有些還需到鄰近醫院做更進一步觀察。我說生
存不容易是因為沒有太多的關心,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缺乏關心,而傷口沒人處理、感冒沒人知道,這裡的
褓母人數相對於學生人數不成比例,不像我們總是有父母,甚至會預防種種而形成過度保護。
在這看到很多讓人驚人的景象,也不應該說是驚人,就只是沒有想到某件事與某件事會有結合在一起的畫面。就在
我們出團的晴朗日子裡,喇嘛拿起來籃球射籃,我們都叫他jordon,不是因為他拿起籃球,而是長得很像,今年他
竟然就與籃球建立起關係,看他投籃的步姿,雙腳從未離地,用看似曾經重訓過的紅黯手臂,向籃框瞄準一顆接一顆
,對第一次投籃的標準來說,從輪迴的眼裡,他前世應該是籃球員。
籃球課程算是我們這次服務很大的主軸,包含五天早晨45分鐘的教學和籃球場畫線的任務完成,是根據上一團學長
姐了解到校方希望我們能夠提供他們體育課程,一個有系統的教學,來讓孩子可以從是體育活動,練習最基本的動作
,學習藍球規則,開始運動比賽。
如果以餐廳的角度來看,這裡的女孩屬於餐廳經理眼裡很好的女服務生人選,這裡女孩與男孩相比,是較沉默,
很負責的完成自己應該做的工作,也不曾覺得不公平,男生並不需做與他們同等的分量。在玩遊戲裡也是這樣,在
小孩的遊戲場,球只有那幾顆,能玩的物質有限,加上沒有規則的擬訂,便沒有公平的存在,在自然的關係發展,
女孩子能夠玩到球類的機會自然就減少。向站在旁看球的女孩一問,才了解到她們是很想加入參與活動,只是她們
還是孩子,再加上生活裡女性角色的印象,她們不會了解自己的權力,也不會去爭取。不過,我們很希望能夠改變
用足球代替籃球,讓女孩子們更能以她們能力所及的力道來掌握球,多些打球的樂趣。
經過數天的早晨熱情,運球、傳球、投籃以及規則講解,我們在最後一天安排鬥牛比賽,就像學校裡課程理論教
學後總是要安排一個舉例,讓學生有個實際的想像,我們進行很多基礎動作的練習,就必須靠著實際的比賽,讓
孩子了解技巧的運用,感受遊戲的樂趣,依循規則。在每個隊伍我們也安插一位志工隊員,輔助比賽得順利進行,
也讓孩子有模仿的對象。
每次練習前的熱身
籃球場畫線的前後改變,我很喜歡我們所完成的這件事,看見的服務,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投資,是長期長久才能看到
效果的事情,其實也可以說有些短視近利,不過這短短時間就能完成的有效服務,讓孩子可以在這樣的場地進行籃球
運動,我覺得是很珍貴的。就這樣,交大國際志工團就在三千公尺上的荒岩柏油裡,留下美麗的白色線條。
在離別的時候,和每個與我四目相交的小朋友擁抱,在他們耳朵旁邊說聲”I will miss you”,想記著抱他們的感覺。
最後我也與每個staff擁抱,十二天的朋友,握著喇嘛溫暖的手並擁抱他龐大的身軀才意識到是離別的時刻。短短幾天
,我們也許就像進站的火車,就這樣直駛進他們的生活裡,帶來了一些他們從沒接觸過的東西,在這被高山環繞的地
方,所不曾接觸過的世界,我覺得這是最棒的事情,看見不曾看過的東西。對我而言,他們也是我不曾接觸過的世界,
只是我是屬於主動的一方,主動來認識這裡的人們,我想這是出國吸引人的地方,看見更寬廣的世界,真的很多不同
的人們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生活,用不同的想法來求生,即使物質環境與我們有所落差,但是我想幸福感也
是相同的,那只是認知上的差異,畢竟這裡是充滿笑聲與溫暖的地方。
我想永遠不要把自己停留在同一個地方,鳥兒長大後就是要飛翔,我們要搭上飛機去觀賞世界的遼闊,去認識世
界各地的人們。